大众体育热折射国家和社会活力_1
本文转自:兵团日报
●刘天星
今年以来,以“苏超”“浙BA”等为代表的群众体育活动,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体育现象。城市间的体育联赛,不仅促进了各城市之间的交流,更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。这种体育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,而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。
6t体育平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质升级,健康且充满活力的个人状态、富足的精神生活,成为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认知的具体体现。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强体魄、增意志、促健康、提活力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。科学研究证实,生命活力的提升对个人创造力以及社会交往都能起到积极作用,大众普遍参与体育运动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经济发展水平、医疗服务水平、教育水平、生活方式等都取得巨大进步,人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。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,提高生活品质、提升生命质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。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表明,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,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占比例为60%。当下,无论是学校操场,还是“口袋公园”,随处都可见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,终身运动理念正在成为中国人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体育运动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活力,进而提升社会整体活力水平。运动不仅给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收益,而且能够“改造大脑”,有效提升人的创造力。今天,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,突出表现在科技的原创性和经济的活力等方面,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活力。以体育运动为抓手,能够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愿;通过群众性体育活动,可以激发社会活力、提升人的精神面貌。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提出,要定期发布全民健身城市活力指数、向运动达标者颁发证书。上海、浙江、贵州等地也提出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城市活力的相关工作方案或规划。
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越发凸显。现代社会,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中国人逐渐关注的健康领域。相关研究表明,缓解精神压力、促进心理健康,体育运动是最便捷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运动后的大汗淋漓,不仅让肌肉得到有效锻炼,心情也会随之放松不少,很多人对此都有切身体会。尤其是参与足球、篮球等集体运动,通过团队配合和沟通,不仅能够锻炼身体,而且使人产生了归属感和心理支撑,这些都能大大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。
长期以来,群众体育的受关注程度不及竞技体育,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和体验仍处于“远观者”而非“参与者”的位置,但体育运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只能通过参与获得。“浙BA”“苏超”等大众体育赛事吸引更多人参与,不仅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,也是激发人民和社会活力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据《光明日报》